环保资讯:
有助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天最少
1,100公吨
港珠澳大桥直接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三地:
现时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并没有直接的陆路连线。兴建港珠澳大桥,将为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开通一条全新和直达的陆路连接通道,可大幅缩短陆路客运和货运往返香港、珠海及澳门三地的路程,避免绕道行驶并有助减少汽车废气排放。
从珠海到葵涌货柜码头,取道港珠澳大桥路程和行车时间将由现时约 200公里和需时约3.5小时缩短至约65公里和约75分钟,减幅多于百分之六十。从珠海到香港国际机场,路程和行车时间更可由现时超过200公里和需时约4小时大幅缩短至约40公里和约40分钟,减幅更高达百分之八十。
根据大桥通车时最基本交通流量之估计,上述工程项有助减少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每天1,100公吨。

|
避免浚挖及倾倒淤泥
香港口岸采用全港首创不浚挖式填海方法:
与传统海堤填海方法比较,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减少约97%浚挖淤泥及倾倒量。
|
减少回填物料用量
约50%
香港口岸采用全港首创不浚挖式填海方法:
与传统海堤填海方法比较,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减少约50%回填物料用量。
|
减少建筑期间海上交通量
约50%
香港口岸采用全港首创不浚挖式填海方法:
与传统海堤填海方法比较,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减少约50%建筑期间海上交通量。
|
|
减少海堤建造
约1.8公里
合并香港口岸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海底隧道南面出入口的填海区:
为限制填海规模和减少填海范围,及减低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把香港口岸及屯门
至赤鱲角连接路的海底隧道南面出入口的填海区合并,合并方案可减少建造约1.8 公里的海堤,有助减轻对海洋和环境的影响。
|
避免挖泥建隧道
约5公里
采用隧道钻挖机建造海底隧道:
传统沉管方法建造海底隧道须把海床下的淤泥全部挖走,并回填砂料以作支撑,
在浚挖和倾倒淤泥过程中无可避免将对环境产生影响。
屯门至赤臘角连接路的工程中穿越屯门及香港口岸之间龙鼓水道,长约五公里的
海底隧道将以两台直径约14 米的隧道钻挖机穿越海岸来建造。与传统的沉管方
法相比,以隧道钻挖机建造海底隧道能避免挖掘和弃置为数约1,100 万立方米的
淤泥。

|
在工程期间减少悬浮固体散播
约70%
香港口岸采用全港首创不浚挖式填海方法:
与传统海堤填海方法比较,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在工程期间减少约70%悬浮固体散播。
|
|
|